在20世纪40年代,沙特人民生活从一个土地贫瘠,地广人稀,搭着帐篷,以四处游牧为营生的贫穷国度。一跃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富庶国家,人们过着富足安逸的生活。而这一切,皆源于一种黑黝黝的能源—石油。
在2006年,沙特向世界公开宣布石油储量超过2640亿桶,占据全球石油探明储量的1/4。此外,石油虽然给沙特带来了巨额财富,但沙特人并不以此为满足。他们深知,地下资源总有采掘到尽头的一天,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在满眼望去皆是黄沙的沙特,水可算是比石油还要稀缺,所以沙特利用石油收入来开创了海水淡化站。
首屈一指的石油工业和淡化水工业前这些财富的带动下,沙特政府实行经济多样化政策,逐步改变单纯依赖石油收入的状况,建立现代化、多样化的国民经济体系虽说石油收入使沙特阿拉伯从传统的、落后的农牧业经济迅速向以石油工业为基础的经济结构转变,但沙特政府依然鼓励发展农业、渔业和畜牧业,积极吸引外资,保护民族经济。
沙特曾经是一个半游牧、半农业的国家,从事游牧的贝都因人约占39万,他们在广大的草原沙漠上,饲养着单峰骆驼、绵羊、山羊和马。单峰骆驼最适于骑乘,它载重能力较差,但是能长途跋涉,每小时行走12千米,有“沙漠之舟”之称。沙特最著名的牲畜是阿拉伯马,它们以健美的体格以及坚忍、伶俐、忠诚等优良品质驰名世界,西方人将阿拉伯马作为良马的典范,尤其是内志地区出产的马最为名贵。
在1970年至1998年沙特用于公路建设的投资达352亿美元,公路维修费用达40亿美元。公路交通成为沙特的主要交通方式。至2011年,沙特道路总长19.3万千米,公路总里程为5万千米,其中主要公路1.5万千米,支线公路3.05万千米,二级公路9500千米。国际公路网与约旦、也门、科威特、卡塔尔、阿联酋、巴林等国相通。沙特已经形成一个畅通无阻、方便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。除了公路建设,沙特还致力于铁路建设,是世界铁路联盟(UIC)的成员。
国内建有两条铁路连接首都利雅得和东部城市达曼。轨距1435毫米,总长度893千米。至2000年,沙特铁路客运量85万多人次,货运量160万吨。在未来,沙特仍将增建铁路建设,实现更完善的陆路交通。麦加一麦地那的高速铁路建成后,乘客从麦加到麦地那只需2个小时左右即可抵达,从吉到达麦加则仅需半小时。
沙特左边是红海,右边是波斯湾,发展海运有着天然的优越条件。政府为使进出口贸易更加快捷,对海运工作进行了大量出资。在阿拉伯和海湾地区国家中,沙特不只港口量及设施现代化程度位列第它拥有的376艘商船,船舶吨位275万吨,也就阿拉伯国家之首。
沙特的港口主要分布在红海沿岸和阿拉伯海湾沿岸,包括西海岸的吉达港、吉赞港、延布港;东海岸的达曼港、朱拜勒港、拉斯坦努拉港以及在建的扎瓦尔港。以最繁荣的吉达港为例,1975年港口泊位数为27个,20年后泊位数达182个,港口吞吐量1994年达到8680万吨,。
至2014年沙特各大港口总吞吐量达到1.5亿吨,其中进口货物0.67亿吨,出口货物0.87亿吨,占到沙特进出口贸易总额的95%。腊斯塔努拉港是最大的石油港口,很多的沙特石油从这个港口运到世界各地。这些昌盛的海运,大部分都由沙特港务管理局掌控着。除了海运,沙特同样花大力出资航空业。
截至2014年,沙特阿拉伯有机场27个,其中有4个国际机场、6个地区机场、17个本地机场;64条航线:40条国际航线,24条国内航线,在利雅得、麦加、吉达、达曼设有国际机场。吉达国际机场建成于1981年,它是世界上占地面积最大的国际航空港,其规模相当于美国肯尼迪、拉瓜迪亚、纽瓦克奥黑尔和洛杉矶几个大飞机场总和的一半。它由三个机场组成,每个机场都有各自的跑道、停机坪、候机楼,并且都可以起落巨型客机,分别担负着运送国际、国内乘客以及伊斯兰教的朝圣者的任务。
中东最大的空中运输队就是沙特的航空公司,拥有波音、空中客车等现代化飞机100多架,在世界民航公司中名列第15位,年均运送国内外旅客超过1200万人次。
注:本文由帝氏检测综合整编,转载请注明出处,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内容仅供参考,此文内容不应被视作法律或投资意见。帝氏检测不对本文任何信息的准确性、完整性或充分性做出任何声明、承诺、确保或保证。
标签:   Saber认证 PC证书 SC证书 IECEE认证 SASO认证